“江汉平原区桥梁桩基钻渣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”成果通过验收与评价
2025年6月8日,由湖北交投江陵长江大桥有限公司、武汉工程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“江汉平原区桥梁桩基钻渣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”成果通过验收,并通过湖北省公路学会组织的评价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江陵至松滋段(含观音寺长江大桥)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荆州市,设计路线全长约54.841km。其中,桥梁占比65.6%,桩基约5888根,桩基钻渣约75万方,若简单堆存或外运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,费用高、风险大;路基占比34.4%,约需土石方400万方,沿线基本无合适填料,填料缺口较大。
本项目提出了江汉平原区桥梁桩基钻渣综合利用方法与利用方案,可实现钻渣的规模化、高质化利用。针对旋挖钻、循环钻等不同桩基钻渣,分别研选物料分离设备,可实现桩基钻渣中石、砂、泥、水等成份的精细分离;研制了桩基钻渣掺灰改良技术,可将钻渣、泥浆改造为优质路基填料;提出了泥浆泡沫轻质土技术,既能消纳桩基施工的废弃泥浆,又可利用工业固废材料,并能有效防治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、桥头跳车等质量通病。
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篇,编制了团体标准《桥梁桩基钻渣固化土路基施工技术规程》;项目成果在武松高速江松段成功应用,其中钻渣掺灰改良用于主线路基22.93万方,直接节省费用1318.77万元,经济、社会及环保效益显著,推广应用前景广阔。
验收、评价专家组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、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事务中心、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家单位的专家组成。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,审阅了相关资料,经质询和讨论,专家组认为,项目完成了任务书约定的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,一致同意通过验收,并评价该项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地址: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郝穴镇中兴路25号 邮编:434100